显卡 频道

【燕子观察】ATI&NV:你们都做了什么?

    题记:在写这文章的时候燕子就知道会惹怒一些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期间有人哭有人笑都是因为这现实背后那看不见的利益。这所有的文字说的都不是内幕,而是基于显卡市场的事实。

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显卡

    【IT168 燕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简单划分,需要显卡的人群分两类,一种是工作需要;另一种就是个人、家庭的娱乐用户。第一种我们跳过不说。单说第二种。很多个人家庭用户说,我买显卡就是为了玩游戏。现在最火的游戏诸如CS、魔兽3、星际、FIFA等。那么,什么样级别的显卡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呢?让我们从价格进行划分:

 级别   价位 (左右)  主流芯片 
 低端   400元左右   MX440、9200SE
 中端   600~700元   5200、5600XT
 中高端   1000左右   4200、5600、9800SE、9600
 高端   1500元以上   9800pro 5900 5950

    很多调查表示,价格在400元的产品档,其购买用户数量是其它级别用户的2倍以上。这意味着:其余3个档次的用户全部加起来也不及400元这一级别购买用户数的一半。依次推断,相对目前一台主流配置的整机售价来说(4、5000元左右),一块显卡占据整台机器十分之一的价位比重。

    那么,一个问题转瞬即来-----

400元的价位上我们得到的是什么显卡?

    400元,我们得到的是MX440、9200SE。

    MX440是什么?这是一种支持DX7、部分支持DX8,不支持DX9的显卡芯片。

    了解NV显卡的用户可以知道,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MX440命名叫做GeForce
 4 MX系列,可实际按照NV自己的命名就叫做NV17,GeForce4 mx440-8x代号nv18(ATI对应的是9200或9200se系列,芯片学名是RV280)。最先出来的系列是GEFORCE 2 MX,后来出了GEFORCE 2 MX200和MX400两款。整个GeForce2 mx系列的代号是nv11。

    可以看出,NV18已经直接跳过了GeForce 3的命名,直接到了GeForce 4。实际上,命名为1×系列的卡都差别不大。我们以为这是GeForce 4的产品,但代号就意味着1×的延续。即便是有变化,也不是质的改变。

    MX440是什么?从核心来说这是需要归入GeForce 2系列的产品。这是在2000年11月已经开始量产而且成品化的成熟产品。当时的价位在800元左右。

    几乎整整3年过去了,价钱现在是原来的一半。产品还是3年前的。

    现在说说ATI。从GeForce 2时代开始,ATI就推出了RADEON,随后推出了针对中低端市场的RADEON LE、RADEON VE。到后来GeForce 3的时代,就有了RADEON 7500和RADEON 8500,虽然这两款产品是同时发布的,但是实际上RADEON 7500还是采用了上一代产品的核心,只是加了部分改进,并未采用全新一代核心。

    之后NV发布了GeForce 3 TI200和TI 500(都采用GeForce 3核心,但频率不同),面对这一局面,ATI的RADEON 8500无法同时与这两款产品相竞争。于是推出了降频板的8500---RADEON 8500LE。产品是在2001 年夏季推出的。其后ATI又以RADEON 8500为原型又推出了9000(RADEON 8500LE简化版)、9100(9100是RADEON 8500LE作了小部分修改之后的换名产品)、9200(RADEON 9000的AGP8X版本)、9200SE(RADEON 9200的简化版)。

    一句话总结:在今天,我们在400元的价位上买到是基于2年前甚至是3年前架构的产品。

显示芯片之外的芯片发展已经沧海桑田

    CPU从我们最早知道的MMX到后来的PII、PIII、P4乃至现在的超线程。频率从233MHz到现在最快的3.2GHz;AMD都已经推出了64位的K8……与之配套的主板芯片也是层出不穷。2000年,800元能够买到的是赛扬667,现在用400元已经可以购买到赛扬4的1.7G的产品了。可以说CPU和主板芯片已经沧海桑田,不断演变着技术革新,进行着淘汰变革。

    CPU 前进了,而显卡呢?一个有趣的市场现象是,市面上现在还有大量的M64的显卡,这是1999年底的产品。MX400也很多,售价多在2××元。就MX400和MX440来说,他们之间的差价是100元左右。在维持产品没有核心变化的前提下,售价是原来的一半。可以说,MX440的生命线已经长得超乎正常范围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一些高端显卡市场,从GeForce4时代开始,我们似乎就已经与高端显卡绝缘了。记得在GeForce2 GTS刚推出的时候,价格也高达3000元之多,但是在经过半年多之后,我们可以用1000元的价格购买到这款产品,到了GeForce3时代,就已经发现高端显卡在还没有降到我们能够买得起的时候,就已经很少见了。到了GeFoece4时代,作为当时的优异产品——GeForce4 Ti 4600推出之后,很多消费者都在像以往那样期待着它的降价,但是呢?价格还没降下来就已经惨遭停产的厄运了,GeForce FX5800系列更是如此,只是露了一面就已经绝迹了。

    同NV相比,ATI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RADEON 9700 Pro也没有降到一个令大众可以接受的价位上就已经消失了。

    从上面的情况就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性能的不断提升,产品的成本也在不断的提升,导致当时的高端显卡根本没有可能降到大众能够接受的水平上。当这两家占尽绝对优势的上游芯片厂商互相在高端娱乐级产品市场上你死我活的较量时,似乎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主流大众消费者的感受,因为这些消费者并不会在显卡方面一次性的投入这么大的成本,所以只能去选择上一代、甚至是更老一代的换名产品。

    一般来讲,产品线寿命越长,单位成本越低,反应到市场上就是售价的变低。一个成熟产品的长时间销售带来的是什么?带来的是利润。按照之前的推断,NV和ATI得到的是丰厚的利润。那么,又一个问题出来了-----

显示芯片厂商拿利润干什么了

    很多人以为利润是拿去研发芯片,推动产业发展,让大家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快感。实际上,他们确实是去研发了,不过研发的重点不是倍受老百姓欢迎的低端,而是高端产品。低端,或者说是我们能够接受的价位产品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高端的产品又怎么样了?从NV说起,他们从5800开始(去年11月发布的),一年之后的今天变成了5950。这里面是现存和核心频率的无限提高。换而言之,就是超频超频再超频,实际上产品也并没有PIII到P4的质变,只是量变。

   ATI呢?他们从9700到9800,再到9800XT。重复的也是超频超频再超频。为了和NV争夺显示芯片的老大,几乎是不计代价的投入,连PCB板都夸张地做到了12层。这一点上,NV也是。

    一个现实是:ATI和NV都针对一些游戏进行了优化以得到更好的测试成绩,以求得高分……可如此巨大的投入就是为了推出和一台现在主流整机的售价一样高昂的显卡吗?这种产品充其量也只能是在评测室中跑测试软件过瘾,向发烧友炫耀自己的高额得分。那么我们不得不问----

高端显卡到底有没有市场?

    多少人家庭用高端显卡就是为了玩游戏时的畅快感觉。目前的所有高端显卡没有一个不支持DX9的,这已经成为厂商反复宣传的一个卖点,在DX8游戏还没有开展到如火如荼的时候,两大厂商拉着微软作秀标榜自己。屈指数来,现在支持DX9的游戏又适合中国玩家口味的,更是少之甚少。

    一句话,DX9的游戏,高端显卡可以玩但咱们买不起,中端显卡玩却不尽人意,低端的彻底不支持……这是一个尴尬的局面。消费者很无奈,能选择的余地就只是剩下低端,不得不被厂商牵着脖子走。

    而高档显卡最终都流向了哪里?只有三个流向:一部分被送去评测室评测;一部分送给编辑当人情;一部分是跟媒体冲抵广告费。

迷茫尴尬的渠道

    在这样的局面下,品牌制造商的市场在作什么样的动作?

    事实上,这些制造商都知道上游厂商ATI和NV的问题症结在哪里,但是为了生存和保持自有品牌的市场份额,他们只能一而再,再而三、漫无边际地寻找一些可炒作的卖点。在这种局面下,就出现了一些诸如“电容论”、“做工论”、“显存品牌论”等各色观点的大量公关稿……

    其实,这些林林总总的论调和宣传点并不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即便是你的风扇会发光又如何?即便你的散热片千奇百怪又如何?机箱一上螺丝,饶你是天仙美女,最终的结果只怕也是深藏在机箱中不被人知……而这些产品作得花里胡哨,对消费者的使用有影响吗?几乎没有。

    因为,我们知道,显卡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的。哪怕你的显卡和劳斯莱斯一样是纯手工制造又如何?劳斯莱斯是一年只产12辆,卖给那些超级有钱人的,而我们的显卡作成这样,是为了卖给谁?

   上面是每天寻找卖点去宣传的显卡制造商,下面是迷茫的经销商。

   为什么迷茫?经销商和那些代理虽然是作销售的,但是也都是对产品有个大概了解的人。他们发现,自己所销售的产品名称不断的变换,可产品核心架构却并没有实质改变。他们在向最终用户推广的时候,除了GeForce 2和GeForce 4这名称上的变化,产品真正的卖点在哪里?说服用户购买和升级的理由在哪里?

    经销商迷茫、制造商违心、消费者无奈……这,就是目前显卡市场不争的尴尬现实。

唬人的256M显卡 前进还是倒退

    一方面是高端显卡的不断超频,一边是为了掩饰低端产品的本来面目而不断作的缩水动作。因为没有炒作的空间,所以炒作显存容量。用容量来唬住用户,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了128M的显卡,听说了256M显卡的面世。为什么有这种卡的出现?这么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唬人,而是为了降低成本。

    我们知道,纯粹的显存容量变大,并不能对机器的整体性能进行质的提升。位宽的大小才是影响显卡性能的根本所在。事实上,目前的现状来说,一块合乎标准的显卡64M已足够。可现在市场上缩水版的显卡已经满目皆是了。

    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128位主流的时代,现在居然有64M 32位的显卡浮出水面了……我们不禁要问:面对这种现状,整个显卡行业到底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

    归根结底,以上种种现状都是因为整个行业的最上游厂商无心研发下一代主流产品而造成的。用户成为了两大上游厂商争名夺利的牺牲品。而整个产业的显卡品牌制造商和其有的渠道链都被动成为了他们的“托”。

    用户究竟应该怎么样?他们的权益究竟谁来保护?

    没有人给我们答案。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