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导购】前言:升级,是很多DIYer都热衷讨论的一个话题。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升级的印象,很多时候都是从内存开始“入手”。然而对DIYer而言,显卡的升级也许表面上看较为片面,可是却属于一类有着十足针对性的升级手段,因为它能够真真正正地解决图像处理能力偏弱、视频回放能力欠缺、游戏能力低下这些实实在在的不足,所以相对内存升级而言,显卡的升级看起来更要“出色”一些。就着这个专题,笔者就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为他们的显卡升级征途提供一定的指引。
从06年末到07年初,因应着显卡行情的频繁变动,结合不同的用户人群需要,笔者针对AGP平台老用户、整合平台用户两类对应人群的显卡升级问题,推出了两大专题文章《何需更换PCIE AGP用户显卡升级指南!》、《化腐朽为神奇 整合用户显卡升级全功略》。然而,无论是AGP老平台用户还是整合平台用户,他们只是一小部分群体,而其他的相当部分,则属于使用着上一代PCI-E显卡的用户。这些用户当中,对游戏钟情甚至狂热的分子不占少数,当他们也感到自己的“原配”显卡力不从心的时候,升级同样就成为必要。而考虑升级产品的过程是否会更加复杂,所考虑的元素会否更加多样化,如何才能获得一次让自己满意的成功升级,这些问题还是会摆在玩家们的面前。
GF7系列显示核心拥有更先进的特性
与AGP平台老用户、整合平台用户的显卡升级过程不同,老PCI-E用户的显卡升级完全就是一个替换的过程,所要追求的目的也更加简单——高性能。因此在产品合理选择的前提之下,平台其他部分对这个升级过程所产生的制约相对会少一些。而为了升级的一步到位,一些主流的中高端产品也能进入玩家们的考虑范围,所以说这样的升级过程也具备着它自己的特色。当然,这一切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的,而笔者也跟前面的两大主题文章一样,分开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玩家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老PCI-E平台用户,你是其中一份子吗?
PCI-E显卡平台在市场上才活跃了一年多,其资历远远比不上经典的AGP平台。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PCI-E架构已经完全实现了普及,INTEL的LGA775架构、AMD的Socket754、Sockey939、Scoket940(AM2)都成为了它的忠实支持者。而这些清一色的市场主流CPU平台架构,涵盖了DIY消费领域的高中低端产品,正因为PCI-E显卡平台用户人群的基数很大,因此有升级需要的用户也非常的多。当中相信有不少是PCI-E平台推广普及期内就购置了此类平台的玩家,所使用的显卡基本是nVIDIA或者ATI厂商所推出的第一代PCI-E显卡,客观地衡量这些显卡,它们或许有的还具备不错的性能,但是主流特性效果的缺失或落后,使得它们和主流新品有着一定的距离,对于各大游戏厂商主打的新游戏,对显示效果要求较高的玩家们就会觉得,自己手头上的旧显卡的表现往往就难如人意。
上一代的显卡尽管只是PCI-E架构的头炮,但是依然不乏让当时的消费者们所津津乐道的经典产品。好像nVIDIA方面,除了鸡肋般的GF6200系列,GF6660系列和6800系列都在和ATI的正面交锋中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掌声。尤其是前者所细分了的三类产品6600LE、6600标准版和6600GT,灵活搭配不同类型显存颗粒的做法就是它们开的先例,让有着不同需要的消费者纷纷叫好,也让自己分别在中低端和中端市场里面牢牢地占据了市场主力的地位。直观一点去说,如果大家身边有些朋友是一年前左右装配了一台四五千元的电脑,机箱里面就有可能“藏”有一块6600系列显卡了。
6600系列显卡拥有难以替代的经典地位
虽然说过去ATI的势头不如nVIDIA猛,当时的市场占有率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但是却难以掩盖ATI依然存在不少高性价比显卡的事实。撇开定位模糊的X300、X600不说,X550、X700两类A卡主力正是以高性价比来笼络人心的。论性能,它们可能并不能与6600系列的各类产品抗衡,但是它们有的是诱人的价格,以及A卡独有的效果特性,所以尽管它们都无法再度完整上演R9550的好戏,但却再次让A卡粉丝心目中的印象分得到了提高。至于高端的X800系列,除了后来受形势所迫而暴降的简化版X800GTO,其他高端产品更大程度上只能充当技术象征的角色。
总的来说,无论是nVIDIA的6600系列也好,ATI的X550、X700、X800GTO也好,它们在热卖的时候作为市场主流是当之无愧的,然而由于在核心技术上的落后状况,让它们驰骋于最新的大型主流游戏中,就很容易看得出和主流新产品的差距,对显示效果要求比较高的发烧级游戏玩家,自然就不太满意了。
笔者前面都提到过,就算老PCI-E平台用户所所正在使用的显卡能够达到6600GT的级别,它们在新游戏的效果上依然不如目前中低端的DDR3版本7300GT,这就是新旧两代产品差距的最明显体现。然而我们还需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不少老用户还依旧使用着Socket754闪龙+NF4主板或者是LGA775 赛扬D+915系列主板之类的平台搭配,它们本来性能的基点就不高,选配太强的显卡也没有多大用处,因此笔者觉得理性的升级依然值得强调,对于不同用户显卡升级对象的选择,还是应该从主流芯片中开始挑选。
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原有平台性能不太高的一些用户,它们可能正在使用的是6600LE或者X550之类的显卡。对于这类用户,笔者认为目前499-599元范围内的产品就相当适合它们。比如说499元价位上的6800GS和X800GTO,虽然它们货源不太多,而且频率也不太高,但是有管线配置的“搭救”(6800GS和X800GTO都达到12管线),还是比起目前低价DDR版本的7300GT要值捧一些。而500元以上的选择就相对丰富得多,最容易买到的当属高频版的7300GT和X1300XT,加上目前一些AIC品牌和通路厂商也推出一些只卖599元低价的7600GS,虽然它们和公版的7600GS各方面均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性价比依然能在600元以下的显卡中称王。总的来说,无论是7600GS还是7300GT、X1300XT,老用户换上它们,感觉一定会比用“原配”爽多了。
中低端主力N卡的位置由7300GT稳据
如果老用户的原有平台性能并不是闪龙或者是赛扬D级别,而是达到了K8或者是单核P4级别的话,那么就可以把更号的显卡列入到升级考虑的对象中,毕竟平台的性能基础提升了,用上了更高档的显卡也不会衍生出系统瓶颈。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升级对象可以扩展到799元的公版7600GS或者是非公版X1650XT,由于参数配置升级或是降价的因素,它们的性价比都是非常高的。像公版7600GS不但用上nVIDIA公板工艺技术,而且搭配256M高速DDR3显存,配合最新的80nm核心工艺制程,频率基本能够达到7600GT的水平;而后者则属于刚刚经历普及性降价的一类产品,并具备着高频率、大显存等优点,当然如果你的预算并没有这么高,那不妨把价格“缓冲”到699元附近,这里的7600GS各方面参数都会599元的低价产品要完整一些,另外同价位的X1650Pro则打得是高品质的牌,因为它们有一线AIB作为品牌支持的保障。
部分799元公版7600GS和7600GT几乎无异
豪华的升级,却并不奢华
前面的内容,笔者一直都是为平民用户或者是主流大众出谋划策,然而在生活当中还有另外一些主力群体,他们就是资金充裕、向往视觉享受的米人,它们对DIY配件的“热情”和钟爱,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商家们利润的增长点。他们原有的平台应该是比较“华丽”的,既然现在有了显卡升级的必要,那么所要锁定的升级对象自然就要保证较高的档次了。
近期的中高端显卡,格局一直有着微妙的变化,公板7600GT已经陆续降到千元以内,即便是连7900GS这些一上市还高居1.5K价位附近的“货色”,如今也卖到999元的低价,虽然这只是个别行为,但是足见中高端A卡的性价比在不断上升,目前大部分的非公版7900GS实际交易价格都在千元多一点的水平,而公版产品则要贵一点点,虽然对比起象7900GT、7950GT甚至是8800系列等高端产品,7900GS的性能算不上优异,不过光是用作老用户显卡升级,其实已经绰绰有余了,用它来配个高频P4、高频PD或者是高档AMD处理器所构建的平台,一点也不会“委屈”。当然,说到实用、说到追求性价比,笔者还是不再吝啬自己的喜爱,诚意向超级玩家推荐一款INNO3D的7900GS战斗版,毕竟和它同价位的大部分公版7600GT,性能上落后它还是有相当距离的。
引起市场轰动的映众7900GS战斗版
至于A卡方面,相近的价位有强势X1950Pro坐镇,它拥有36个渲染单元和8个顶点着色单元双256的显存配置,公版卡的频率高达600/1400Mhz。论性能,即便是非公版产品的性能表现也要比普频版的7900GS要稍强。而价格方面,通路品牌的X1950Pro介于1199元-1299元之间,部分产品还附带着十分夸张的特制散热系统,蓝宝方面的公版产品则要卖到1399元,客观地说对于老用户的显卡升级,这样的一类产品基本上是考虑范围的上线了,再高档一点的卡恐怕原来的平台就“拉”不起了。实在一点说,X1950Pro尽管价格要比7900GS贵,但在游戏性能和画质细节表现都能获得高保障的情况下,资金充足的发烧级玩家们还是可以考虑考虑的。
非公版X1950Pro不比7900GS贵多少
能够把显卡部分的升级对象筐定在高端产品范围里面,这样的升级过程堪称豪华,当然升级过后所获得的效果,也决定能够让挑剔的玩家们满意。不过最让人感到安慰的还是价格方面,7900GS和X1950Pro两类中高端主力产品最近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降价(最有代表性的还是7900GS跌破千元),因此在刚刚踏入新年的这个时候购入它们,的确是挺划算的。这也让如此豪华的升级,少了一些奢侈的元素。
避过“雷区”,这些产品理应拒绝
前面的部分,分别给主流大众以及超级玩家介绍了适合他们的理想升级方向。然而,产品选择、确定、购买的过程也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目前市场上PCI-E显卡种类繁多、品牌丰富,难免让用户们感到迷惑,要是碰上一些不良商家的黑心推荐,用户们就有可能花掉了冤枉钱,却不能获得满意的升级效果。当然市场的状况是千变万化的,销售者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笔者下面就简单地揪出一些不太适合用于升级或者是本身性价比表现不佳的产品,这样消费者们就不会一不小心就踏进了“雷区”。
概括一点去说,不值得选购的产品处于两极分化的状况,首先是低价(低端)部分的,GF6200系列、X300、X600系列这些“害人”的产品只会在市场上“零星”出现,现在受到了不少入门级新装机用户喜爱的主要有nVIDIA GF7300GS/LE或者是ATI的X1300,不过笔者认为它们就属于不太适合用于升级的类别,因为GF7300GS/LE、X1300所使用的显示核心性能较弱,尽管加入了不少GF7或者是X1000系列的新特性,但它们总体的表现依然落后主流新品一定的距离。一句话到底,选择了它们,就很难实现升级的一步到位。
升级选择低端显卡难以一步到位
另外一些不值得选购的产品则位于超高端领域。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虽然7900GT、7950GT、8800系列这些高端到超高端的米人装备性能优异无庸置疑,不过用户原有的平台很可能根本“配”不起它们,买了也只能是浪费。最后还有一些用主流显示核心,却只搭配DDR显存的所谓简化版产品,它们是过去DDR3显存国际市场价格高涨时期用户缓冲高价、缺货压力的过渡产品,如今“国际形势”已经大有好转,大伙们就不必为了片面“迁就”低价而去希望性能了。
DDR版7300GT本来就不值推荐
笔者总结:一连三辑,给不同平台类型用户的升级大计出了谋,献了策,相信网友们都已经意识到,在显卡升级过程中所牵涉的东西,牵涉到原有平台以及对应显卡市场的方方面面。它并不是简单的探囊取物,因为用户们不但认清“自身”(原有平台部分),还有在囊中(目标市场部分)进行一番的“去伪存真”,经过一番细致的权衡和比较,这样才能真正诞生出显卡插槽上的“新主人”。
相关主题文章链接:《何需更换PCIE AGP用户显卡升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