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导购】虽然ATI显卡已经被AMD收购,但是玩家们并没有将ATI显卡和AMD处理器在市场上走势联系起来,毕竟相对于AMD难以让人满意的CPU羿龙系列新品,ATI的显卡产品显然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惊喜,尽管从整体的表现上,它们在nVIDIA咄咄逼人的气势面前一时间还难以占到很明显的优势,但借助着三月份市场旺季这一契机所带来的一场出货高潮,ATI似乎要借助近期推出的一系列主流新品,以及比以前更大的性价比优势,卷土从来。
随着稳步有降的势头,ATI的2600系列相对于相对于8500GT、8600GT等产品的优势理论上已经是越发的明显,但是由于货源、定位等诸多方面的客观原因,2600系列并不足以撑起ATI显卡体系的“一片蓝天”。它们更依靠的是HD3450、HD3650、HD3690、HD3850等一系列新品,而且,这些新品的表现也比较“争气”,公价599元的HD3650和最低价999元的HD3850相比同价位的N卡还是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力,加上有着一定降价潜力的中国特色版HD3690,将未来千元以内定位的A卡市场环环相扣,还是非常有看头的。
nVIDIA方面又如何呢?在新品方面,它们把更多的火力集中在千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包括8800GT、9600GT以及同样具有中国特色的8800GS产品,它们目前的普遍定位和ATI阵型的新品可谓是没有太大的交集,客观地说,单靠8600GT来撑起整个千元以内的主流市场肯定会显得势单力薄,哪怕是尚有部分的8800GS产品已经降到了999元的价位上,性价比不错,但是8800GS在能走的路有多远目前还是个未知之数,未来主流显卡的宝座理应留给9600GT,因此尽管nVIDIA阵型显卡未来的大方向已经相对明确,但一些细节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充斥着耐人寻味……
究竟是ATI真正吹响了反攻的号角,还是nVIDIA以继续以沉稳、均衡以及强大的市场影响力继续领跑,其实我们可以从3月份市场的几款热销产品中看出一些端倪,下面我们不妨从下面的一些实际产品身上透视出这样的一种市场概况。
热门推荐产品1:昂达2600Pro/256M DDR3(参考价格:399元)
过去,大家在2600系列和8600系列之间作出取舍,衡量哪款产品才真正属于主流显卡最合理的选择。然而随着两类产品抗衡的逐渐深化,采用RV630显示核心的全系列产品却率先祭出了降价的手段,当中尤以2600Pro产品降价的幅度最为厉害,如今,来自几大通路品牌的2600Pro显卡已经在399元的价位上热卖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尤其在这个3月份的DIY旺季里面,这些廉价显卡在市场上的人气自然也就更旺了。
众所周知,当前的主流显卡假如并没有加入高速的DDR3显存,其性能表现肯定会大大折扣。所以笔者挑选的这款399元2600Pro显卡,理所当然地应该搭载DDR3显存。它正是来自昂达的2600Pro/256M DDR3,它基于ATI的RV630显示核心,支持DX10、SM4.0等特性,内建120个流处理单元,同时还配备了ATI赖以骄傲的UVD高清处理引擎,能够完整地支持VC-1、H.264等格式的硬件解码,对于那些平台总体处理能力不算太强的中低端平台而言,能够更好的减轻高清解码处理过程中对CPU的资源占用符合。耳双DVI接口以及HDMI to DVI转接口的配备,更是将这种高清优势充分发挥。
显卡所搭载的是来自三星1.4ns GDDR3显存颗粒,配置为256M/128bit,核心/显存频率600/1400MHz,接近于2600XT的标准频率标准,相比起同价位的8500GT,该款显卡的性能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显卡的做工是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元素,在核心/显存供电部分,均采用上了高品质的半封闭陶瓷电感线圈、MOS场管以及富士通L8系列固态电容作为供电的保障,大面积全铜散热片加轴承滚珠静音风扇的组合,也能获得不俗的散热效果,充分满足RV630显示核心的散热要求,显卡的整体性价比算是非常不俗,对于那些资金并不充裕的用户可以重点考虑。
热门推荐产品2:铭鑫视界风 8600GTU-512D2无双版(参考价格:499元)
8600GT的总体性能要比2600Pro,其总体售价自然就要比2600Pro稍贵,时下,8600GT的最低价就在499元左右,而且卖到这样价位的大厂产品还不算少,有部分搭载128M DDR3的,也有搭载大容量显存DDR2的,虽然它们都不算是最为理想的8600GT显卡,但是极其诱人的价格优势还是让不少中低端用户受不住诱惑,究竟什么样的低价8600GT显卡最值得推荐呢?
![]() |
来自铭鑫的视界风 8600GTU-512D2无双版就是一款超值8600GT显卡的典型,其实对于这些低价的主流显卡来说,最重要的倒不是它的性能有多强大,毕竟由于成本的控制,所采用的芯片组、显存颗粒等配置不可能做得很高档,因此,在基础品质上的保障,反而显得更为关键。这款铭鑫的8600GT显卡所采用的是全固态电容的供电模组,核心显存各一相供电,已经足以满足8600GT显示核心的供电标准,而开放式的全铜散热鳍片加静音散热风扇的组合,散热效能远比普通的散热器要优秀,所以说,在499元价位上,这样的一款8600GT显卡做工用料品质表现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 |
显卡所采用的是G84-300系列显示核心,内建32个流处理单元,支持DX10、SM4.0等显示特性,PureVideo HD高清特性对H.264格式高清视频有着更出色的解码能力。而在显存、频率参数方面,产品搭载的是512M 2.5ns的GDDR2显存,默认频率水平为600/800Mhz,算不上非常出色,不过考虑到G84-300核心在主流DX10游戏上表现并不太优秀,大容量显存能够对性能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对复杂大型游戏场景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优势。
热门推荐产品3:七彩虹 镭风3650-GD3 UP烈焰战神 256M H10(参考价格:599元)
2600Pro显卡大部分已经往500元一下的价位靠拢,五六百元范畴下的主流A卡,也让位给了新晋的HD3650。而让人感到十分欣慰的是,这款新品并没有摆出让人讨厌的高价姿态,它们以599元作为市场的切入点,部分产品更是率先降到了499元。很显然,ATI产品倡导更高性价比的姿态已经“感染”了HD3650,在取代了2600XT地位的同时,它还和2600Pro进行联手,对8600GT进行全方位绞杀。(详情点击文章:《NV城池失守?探讨599该买3650还是8600GT》)
孤勿论nVIDIA未来将祭出什么样的中低端武器来迎击ATI的HD3650(很可能是9500GT),在目前的综合测试看来,HD3650还是全面领先于8600GT的。前者所采用的是工艺更为先进的RV635显示核心,拥有120个流处理器单元,并支持最新的DirectX10.1、SM4.1特效和PCI-E 2.0规范,并同样继承了对H.264、VC-1高清格式提供完整解码UVD高清解码引擎,同时55nm的核心制程给显示核心带来的是更强的功耗、发热量控制水平,这给显示性能的进一步挖掘提供了更强的理论基础。
在599元的HD3650显卡阵型里面,我们惊喜地发现了来自七彩虹的烈焰战神系列,它不但沿用了全固态电容供电、核心和显存2+1相的供电标准、6pin辅助电源接口、大口径鳍片开放式烈焰战神系列散热风扇、搭载256M 1.0ns高速DDR3显存等该系列的通用特性,同时显卡还内建了双BIOS的运行模式,使得显卡可以在725/1600Mhz(标准)和800/2000Mhz(全速)两种频率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而且用户无需打开机箱,只需扳动显卡输出背板的特色开关就能轻松地完成这样的切换,增加了产品的DIY特性之余,还进一步地提升了产品的实际性能。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显卡的输出接口采用了Tv-Out + HDMI + DVI的前瞻性组合,这在同类型中低端显卡里面是比较少见的。虽然说目前已有部分HD3650产品已经降到了499元,但是它们无论在做工用料还是频率设定上都要显得相对保守,要说当前综合表现最强的HD3650,还是非这款七彩虹 镭风3650-GD3 UP烈焰战神 256M H10莫属。
热门推荐产品4:蓝宝石蓝曜天刃HD3850PRO(参考价格:999元)
除了599元的超强HD3650显卡以外,ATI主流产品最近还有一颗更耀眼的明星,它就是999元的最廉价HD3850,回顾几个月前的显卡市场,HD3850依然高居1500元附近的价位,而随着nVIDIA方面频频祭出新品、经典产品降价等应对举措,HD3850也勇敢地把它们的最低价率先调整到千元以内,而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次充当先行者的并不是什么三四线的杂牌货色,也不是在市场上一直异常活跃的通路品牌,而是来自一线AIB的蓝宝。
蓝宝石蓝曜天刃HD3850PRO上市立刻突破千元大关,实在出乎人们的意料。它所采用的55nm RV670显示核心,内建320个Streaming Processor处理单元,支持DirectX 10.1、Shader Moder 4.1以及UVD高清解码引擎,在千元以内的显卡产品中,这样的显示核心档次可谓是足够的强劲。显卡所搭载的是256M/256bit的三星1.1ns GDDR3显存,默认的频率水平为750/1650MHz,比公版标准略高,而且考虑到三星显存的超频潜力以及1.1ns DDR3颗粒的频率极限,预计该款产品还有相当可观的超频空间。双DVI+TV-OUT的接口组合,也与当前的主流应用需求相符。
由于受到定位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显卡所采用的只是非公版的架构,但尽管如此,它的整体做工用料品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全铜涡轮式的单槽散热器,能够覆盖显卡正面的显示核心以及周边的显存颗粒,更小的体积也能够更好地节省机箱内部的空间,而核心/显存2+1相的供电模组,完全由半封闭的陶瓷电感、日系名品电解电容、高档的固态电容和MOS场管组成,而且在MOS管上厂商还覆盖上了轻质的铝质散热片,加上6pin辅助电源接口的照顾,显卡的供电能力非常不俗。纵观千元附近的A卡,这款拥有完整256bit显存带宽的蓝宝HD3850只比简化版的HD3690贵了100元,对于显示性能有所追求,以及对高清处理特性要求较高的用户,这款首破千元大关的HD3690产品,自然是你的首选。
热门推荐产品5:盈通G8800GS-384GD3标准版(参考价格:999元)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数款HD3850显卡相近跌破千元关口的影响,nVIDIA似乎有点“坐不住”了。原本1500元附近价位的8800GT和9600GT频频推出降价方案,而更震撼的是8800GS也步HD3850的后尘,杀到了999元的价位之上,率先跟进的是来自知名通路厂商盈通的产品,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二线甚至一线厂商跟进。显然,由8800GS直接抗衡低价HD3850是个十分合理的举措,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的A卡N卡PK,已经让市场渐趋理性化。
客观地说,8800GS是nVIDIA方面在08年头推出的一款中国特色的产品,用以填补它们在千元附近定位产品的空缺。和8800GT相似,它同样采用的是65nm制程的G92核心,只不过流处理单元和ROP方面分别缩减到96个和12个,先进的统一渲染架构,支持DirectX 10、Shader Moder 4.0等特性,以及PCI-Express 2.0总线标准,并同样内建了PureVideo HD高清解码技术,而主流8800GS显存带宽方面也相应地调整为192bit,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化,8800GS的成本得到了更为理想的控制,其实际性价比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
这次首先降到999元的盈通G8800GS-384GD3标准版,它沿用的自然是非公版的PCB工艺,开放式的全铜散热器,中间还加上了9叶的大口径静音散热风扇,散热效能十分不错。至于供电方面,显卡沿用了大量的三洋SVP铝壳电容以及半封闭式陶瓷电感,核心/显存2+1相的供电模组均搭配上4颗MOS管,并组成2进2出的供电回路,加上必备的6pin辅助电源供电接口,使得整个供电系统十分完整。至于显存方面,显卡所搭载的是384M/192bit的奇梦达1.0ns GDDR3显存,核心/显存频率为600/1800MHz,shader频率为1438MHz,远高于公版的标准,而输出接口上厂商也是非常贴心,DVI/HDMI/Tv-out三者的组合自然能够更好地发挥显卡的高清特性,为不同的用户拓宽应用的渠道。
热门推荐产品6:XFX讯景 8800GT(PV-T88P-YHD5)(参考价格:1699元)
在两千元以内的显卡里面,8800GT 512M版本自然是属于高性价比王者级别的一类,在它们上市的初期,众多公版8800GT的所引起的轰动,不但充分展现了G92显示核心的实力,同时还将当时势头正猛的ATI RV670系列产品赶到了低一级别的产品定位上。当然,我们还需要清晰的认识到,8800GT的成功,十分有赖于众多一线AIC大厂对产品货源、品质上的鼎力支持,因此在这个8800GT已经降到了一个更加合理的价位的时候,我们首推的肯定还是这些来自AIC厂商的产品。
![]() |
8800GT是第一款“原装正版”采用G92显示核心的产品,和前面提到的8800GS不同,虽然它同样是支持DirectX 10、Shader Moder 4.0等特性,以及PCI-Express 2.0总线标准,并同样内建了PureVideo HD高清解码技术,但是其内建的流处理单元却是高达112个,拥有着更为强悍的基础性能。而来自讯景的这款8800GT,拥有几个让它们引以为傲的卖点。首先是频率方面,由三星512M/256bit 1.0ns极速显存所组成的内存系统,带来了了670/1675/1950MHz的核心/shader/显存频率水平,大幅领先于其他公版产品的标准,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足以说明,这样的高频8800GT,贵一点也有道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