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 频道

看清什么叫旗舰 GTX680凭什么叫卡皇

  【IT168厂商动态】说到旗舰显卡对决,可能我们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但是真正让旗舰显卡对决开始受到广大玩家关注的应该还是从ATI当年漂亮的一记翻身仗Radeon 9700 PRO开始。随后A/N两大厂商在旗舰级产品的角逐上绝对是当仁不让,在显卡发布最频繁的时段,我们甚至每隔3个月左右就能看到一款新的旗舰级产品发布,一年当中最多达到了5款旗舰级产品,甚至已经让一些人们开始怀疑摩尔定律的真实性……

  当然,这样的斗争不可能持续的如此高速发展。到了DX10时代后,我们可以看到NVIDIA以及AMD的高端产品研发速度明显变慢,而进入DX11时代后NVIDIA更是变本加厉,甚至还出现了旗舰显卡发布时间晚于AMD半年的现象!

  实际上,AMD在DX11时代之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研发步调,并没有变快,而是由于NVIDIA陷入了显卡核心架构开发的问题,导致新产品一拖再拖。首先就是NVIDIA第一代DX11显卡GTX480不仅发布时间足足晚了半年,同时巨大的功耗、发热量也让众多玩家感到不满,而性能方面甚至也不如AMD的HD5870。随后,NVIDIA虽然对Fermi架构进行了改良,但是推出的GTX580显卡依然保留了高发热量、高功耗、低效能的“优良传统”,从而令AMD的HD6000系列依然无人能敌。

  NVIDIA为了能够重新挽回在消费者当中的形象,在新一代显卡的研发上再度不惜晚于AMD三个多月的时间才推出新一代“卡皇”——GeForce GTX 680。那么,新一代的GTX680真的能够称之为“卡皇”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显存位宽削减也敢叫卡皇?

  说到显存位宽,我们不得不先回顾一下近几年旗舰级显卡发展当中显存位宽的重要性。

  首款让显存位宽增加到256bit的产品就是ATI当年最经典的Radeon 9700 PRO。这款显卡凭借众多的技术优势让NVIDIA当年的GeForce FX 5800 Ultra无力反抗,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9700 PRO首次采用了256bit的显存位宽设计,这也让NVIDIA在随后的改进产品FX5900当中被迫同样增加到了256bit显存位宽才得以与9700 PRO交战时有些回手之力。虽然FX5900被后面ATI更新产品Radeon 9800 PRO再度秒杀,但这并不是本文重点。

  在GeForce FX 5000时代的失利中,NVIDIA显然看到了256bit显存位宽带来的性能提升优势,因此随后的6800Ultra、7800GTX当中都保留了256bit的显存位宽设计。而到了GTX8800时代,NVIDIA更是将显存位宽增加到了384bit,这还不算完,为了进一步让显卡性能获得提升,NVIDIA在GTX280显卡身上更是激进地选择了512bit显存位宽。但与此同时,NVIDIA已经偏离了一个设计显卡的根本因素——功耗与发热的控制。


GTX480显卡的热成像图

  为了挽回一些夸张的功耗、发热效应,NVIDIA不得已在GTX480时代将显存位宽降回了384bit,但是由于架构设计缺陷,GTX480反而带来了更大的发热以及功耗。

  我们回首再看ATI。ATI并不像NVIDIA那样急于进取,而是一直通过合理的设计权衡显卡功耗、发热以及成本等各种因素,对显卡的位宽基本保持着256bit的设计思路,虽然在HD2900XT时代同样经历过了512bit的失利,但随后的产品并没有再像NVIDIA那样冒进。

  直到AMD(随后ATI公司被AMD收购)最新一代的HD7970显卡发布后,AMD才又重拾高显存位宽的设计思路,将其升级到了384bit。而此时的NVIDIA却恰恰相反,将最新一代的GTX680显存位宽削减到了256bit。

  要知道,在如今高分辨率游戏大行其道的时代,256bit的显存位宽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显卡对游戏的性能输出。虽然NVIDIA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将显存频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6000MHz,但依然不能弥补显卡在高分辨率下开启抗锯齿后的差劲性能表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测试成绩来为大家证明:

  显然,NVIDIA将显存位宽削减到256bit之后,在不少游戏的高分辨率测试当中GTX680都出现了不同程度额下滑,即便是NVIDIA将显存频率提升到了6000MHz下来运行,依然于事无补。

  限定功耗的显卡也敢叫卡皇?

  为了不再出现当年Fermi那样的超高功耗以及超高发热量状况,NVIDIA此次特意为GTX680增加了一个硬件机构来限定GTX680显卡的功耗表现,并美其名曰:GPU Boost技术。

  所谓的GPU Boost技术实际上就是将GTX680显卡的功耗锁定在200W以内,虽然在部分性能需求较低的游戏当中能够通过GPU Boost技术提升频率来达到提升性能的作用,但是在不少性能需求较高的游戏中GPU Boost技术则毫无作用了。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假设某款游戏在游戏帧数为25帧(一个不足以流畅运行游戏的帧数下)时,显卡功耗已经达到了GPU Boost的限定值,那么此时GTX680也不会超频,你只能获得25帧的游戏速度。

  而另外一种情况下,当某款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中,游戏帧数已经达到了100帧(足以应付所有游戏的流畅运行效果),而此时并没有达到GPU Boost限定的功耗值,那此时GTX680仍会自动提频,让您的游戏跑到120帧、130帧。

  试问,这样的功能对于玩家而言作用在哪里?NVIDIA的这一功能更像是为自己的显卡限定一个功耗上限,避免再出现当年Fermi架构时代显卡的高功耗、高热量问题。

  并行计算性能下降也敢叫卡皇?

  如今的显卡除了要看普通的3D运算性能以外,并行计算也逐渐成为了不少用户考量显卡性能的标准之一。NVIDIA在Fermi时代就不断宣扬其Fermi架构对并行计算的诸多优化,而到了GTX680,也就是kepler时代却对并行计算只字不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继续引用一些网站上的测试成绩来看看:

  在GTX680时代,kepler的显卡架构的确对于GTX580有了一定的提升(注意,是一定的提升,并非全面提升),这要得益于Kepler架构的海量CUDA Core设计,在三项并行计算测试当中不到两相超越了GTX580,LuxMark 2.0完败于GTX580,GPU Benchmark-OpenCL的部分测试也要负于GTX580。但这些都仅仅是相对GTX580而言。

  而如果与HD7970相比的话,三项测试当中,GTX680则全面落败。甚至在部分测试当中,GTX680还出现了非常悬殊的测试差距。可见,Kepler架构对并行计算的优化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有些倒退。

  前途未卜的架构也敢叫卡皇?

  在并行计算并没有获得提升的情况下,NVIDIA依然不免对Kepler架构展开各种吹嘘。的确,Kepler架构相比Fermi架构有一定的改进,但是Kepler架构更像是Fermi架构的优化版本。


Fermi核心逻辑架构图


Kepler核心逻辑架构图

  我们从两张NVIDIA官方提供的逻辑架构图上来看,Kepler的总体架构设计依然是在延续Fermi的核心架构设计,并没有太多改进。如果非要说改进,那么就是Kepler架构激增的CUDA核心数量。但这一数量的暴增,并非单纯暴增而已,而是建立在Shader频率降低到了与核心频率相同的地步上。

  也就是说,原有的两倍Shader频率如今仅降低到了与核心频率相同,借此来增长CUDA核心数量,两者的关系转换后,实际上Kepler并没有带来其他方面的任何改变。

  那么这个改进版的Fermi架构,又如何让我们能够相信它的前途是光明的呢?

  尚无厂商支持也敢叫卡皇?

  众所周知,显卡核心厂商无论是AMD还是NVIDIA,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来带动整个显卡行业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前有3Dfx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因此,无论是AMD还是NVIDIA都要凭借众多显卡制造厂商的簇拥才能够在显卡行业的以立足。

  在GTX680显卡正式发布后,正式宣布跟进的显卡厂商数量寥寥可数,而非公版产品我们更是完全看不到。仅有的几家厂商也是只能拿出NVIDIA的公版产品疲于应付,我们甚至在市场当中还找不到一片正式开卖的GTX680产品。

  再来看看AMD方面,旗舰级的HD7970显卡早已上市,而市场上的非公版产品、高频版产品比比皆是,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卖场、B2B、B2C等各种渠道购买到这些产品。

  种种迹象来看,NVIDIA此次发布的GTX680显卡显然已经脱离了旗舰级显卡的身份特征,更不要谈什么“卡皇”的称号了。性能方面没能取胜HD7970、功耗方面不敢放开限制、并行计算方面甚至还出现了性能落后,更不要谈什么厂商支持、架构毫无创新等特点。GTX680实际上更像是NVIDIA用以过度的一款产品,被冠以“卡皇”的口号,更像是NVIDIA一厢情愿的片面之词。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